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

Google時代一定要會的整理術


整理原則
  1. 妥善管理你的生活,以減輕腦部負擔。
  2. 趕緊把資訊從腦袋中移出,愈快愈好。
  3. 同時處理多項任務,通常只會讓你更沒效率。
  4. 用故事來記事情。
  5. 就算某件事有一貫做法,也不表示那是最適當的。
  6. 知識不是力量,分享知識才是力量。
  7. 你要克服的真實的限制,而不是假想的限制。
  8. 對自己全然誠實,但別預設立場。
  9. 知道何時該忽視你的限制。
  10. 在發動引擎前,清楚知道你要去哪裡,又要怎麼去。
  11. 達成目標的方式不只一種,要懂得變通。
  12. 資料不用歸檔,靠搜尋就好。
  13. 唯有真正需要的東西才記腦子裡。
  14. 將大體積的東西拆解成數個小單位。
  15. 每週空出時間再次審視重要資訊。
  16. 世上沒有一套整理系統是十全十美的。
  17. 盡可能使用你已熟知的工具。
  18. 在你的電子資料添加關鍵字詞,讓你日後更容易找到。
  19. 事前做註記,有助之後的情境轉換。
  20. 將情境相似的工作安排在一起。
  21. 整合工作與生活,別再妄想達到兩者平衡。

2012年11月10日 星期六

斐卓斯的12守則(美-中央情報局前局長四星上將)


1.以身作則。為個人的表現負責。

2.領導者必須有遠見。

3.領導者必須能夠創造力量;切忌淪為力量的消耗者。

4.每一條規則、標準程序與政策都有例外

5.人人都會犯錯。關鍵是,承認錯誤並從中記取教訓

6.常懷謙虛之心。你的部屬早已具備實戰經驗。

7.發揮團隊精神。

8.不要仰賴階級。

9.領導者應該深謀遠慮,同時具備決斷力。

10.隨時備戰。你的身體是你終極武器系統,體能強健是心智強健的必要條件

11.唯一優於些許競爭的是大量競爭。

12.團隊的每一名成員都是圓滿完成任務所不可或缺。


------------------------------------------------------------------
2012.11 因桃色風暴(婚外情)下台

2012年10月25日 星期四

教育理念與信仰

一、對學生而言-教育是包容而循序漸進的過程

二、對教師而言-教育是溝通而彼此激勵的過程

三、對家長而言-教育是互助合作而雙贏的過程

四、對環境而言-教育是境教而潛移默化的過程

五、對社會而言-教育是向上輪動而轉換的過程

2012年10月22日 星期一

當學生不專心時

  1.讓學生動手做

  2.與學生遊戲

  3.戲劇教學

  4.運用多媒體

  5.戶外教學

  6.自主學習

  7.閱讀

  8.教材生活化

  9.以動養靜

10.靜坐自覺

建立學校本位特色課程

  1.仰賴堅定明確的校長領航

  2.加強課程發展的溝通倡導

  3.激勵學校教師的專業熱忱

  4.提升行政團隊的執行效能

  5.勾勒學校特色的策略目標

  6.平衡功績主義的價值思維

  7.構建課發組織的標準作業

  8.鼓勵教育現場的行動研究

  9.發展務實致用的多元課程

10.促進不同學科的互動對話

11.整合群科設備的使用綜效

12.正視適性揚才的學生需要

13.建立親師互動的閱聽機制

14.結合社區資源的攜手成長

15.落實課程發展的評鑑回饋

2012年10月18日 星期四

Time is Money

時間管理迷思

1.每一分鐘都不浪費
  ==>善用80/20法則,勿將所有行程排滿

2.誰先來就先做誰的
  ==>工作如雪花般飛來,依序排定,並評估重要性,給予明確回應時間點


3.做不完就加班
  ==>拒絕、求助、分類,做的完就一定可以

4.讓我考慮看看
  ==>不懂說NO,就是累死自己;最佳方式:幫他想辦法

----------------------------------------------------------------------------

做好分類,做最重要的事情才可以發揮最大的成效

重要且緊急:

重要不緊急:

緊急不重要:

不緊急也不重要:



先做最重要的事情:

  1.方向要對:不管飛得多麼快的飛機,只要方向錯了,一切都白搭。


  2.從結果倒推:一般人排計劃,很容易從前面往後排,其實時間達人的作法,都是從截止日那天往前倒推。     3.以週為單位規劃:在規劃時,記得打破以「日」為計劃單位的想法,以「週」為單位來規劃    4.今天就規劃好明天:趁記憶猶新,今天下班前,就規劃好明天的工作。










2012年10月16日 星期二

流程管理 vs.時間管理

讓你的流程管理變簡單


~關鍵觀念~ 知識管理+良好習慣

工作流程的管理:

藉由有效的文件蒐集系統來簡化及縮短工作流程,將檔案透過準確、即時之系統作業流程提供機關內部成員或機關外民眾應用。


顧客導向服務體系之流程管理:

顧客為核心焦點,採取PDCA 『計畫(Plan)、執行(Do)、檢查(Check)、改進(Action)』管理手段,以整合的流程與團隊運作方式來推動流程管理,以資訊科技做為流程管理的策略手段,而整體流程管理系統的最終目標就是追求品質、速度、以及高度的顧客滿意。


~管理訣竅~


電子化作業所需檔案系統須考量的要點:

1.高容量且具彈性相容之檔案處理能力。

2.可與既有系統之檔案蒐集功能直接整合

3.提供使用者快速應用的支援。

4.具彈性之元件結構以利進一步發展與強化。




準時下班的十大理由:

1、讓你更有效率。 (一味工作不思考,容易作虛工,無法看見事情的全貌)

2、對你的上司有教育作用。 (勿讓上司以工作時間長短來評估你工作的表現)

3、對你的屬下有教育作用。 (讓下屬瞭解須在工作時間內完成)

4、迫使你釐清價值觀。 (生命需浪費在美好的事情上)

5、讓你走在時代尖端。 (善用時間管理,拒絕長時間工作,是領導者具備能力之一)

6、讓偶一為之的加班變得有趣。 (團隊共融,建立革命情感)

7、讓你免於枯竭的惡性循環。 (消磨熱誠)

8、讓你善用休閒時間。 (生命歷程應像一道彩虹,多元學習)

9、讓你更健康。 (工時過多,效率遞減)

10、讓你更懂得去愛。 (好友會記得歡笑,而非自己的升遷)



讓你的時間管理更有效率


~關鍵觀念~

時間管理的目的:

避免人們變得過度組織化、極端忙碌,或被逐漸消失的一分一秒控制。時間問題就是管理問題,時間管理就是自我管理。


時間管理的功能:

1、增進個人身心健康。

2、合理促進人際關係。

3、有效處理公私事宜。


~管理訣竅~


開發時間的方法:

1. 時間伸縮試驗:時間開發的首先前提是我們對從事的工作感興趣,並且盡可能的以全部的精力去對待它。

2. 海綿擠水法:時間像海綿,只要一擠就能溢出「水」來。若能推掉不必要的應酬,進行時間資本的原始累積。

3. 活用空檔時間。

4. 當機立斷,以免錯失良機

5. 突出生活重點。

6. 良好的心態。

7. 勇於迎接挑戰。

8. 認清自己。

9. 預測自己。


時間管理的方法:

1.全面性的檢查你目前擁有的時間和極待解決的課題,將時間做適當的分配,分別用於不同的主題。

2.設法找到時間曲線中的黃金時段,把比較重要的工作安排在這黃金時段做。

3.依據人生規劃制定計劃,培養規律性運用時間的習慣。

4.節制應酬,適可而止。

5.妥善利用零星的時間。



時間管理的良好習慣:

1.珍惜時間的習慣。

2.選擇事情的習慣。

3.優先順序的習慣。

4.凡事計劃的習慣。

5.機動調整的習慣。

6.講究方法的習慣。

7.事後檢討的習慣。

8.量力而為的習慣。

9.不斷學習的習慣。

10.輕鬆愉快的習慣。

11.以終為始的習慣。


摘自e等公務員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