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是教育的根本,未來的公民必須具備國際觀,才能與外面世界同步成長。要達到這個目的只有兩個方法:經驗與閱讀。
- 多媒體教學始終是個輔助教學,無法取代閱讀。他的確可以引起學生興趣,經由多感覺管道將訊息帶給學生,但是,要奠定基礎必須靠閱讀,因為資料不等於知識,內化的資料才是自己的知識。網路上的訊息太多,除非有組織能力與邏輯性思考能力,否則無從取捨。而閱讀正式培養邏輯推理最好的方式,因此,未來公民必須靠寬廣的背景知識作為吸收新知識的鷹架,幫助他適應新世紀的挑戰。
- 學生作文退步是因為他們沒有廣泛閱讀,與考試無關。
- 生手和大師的差別在於有沒有足夠的背景知識來建構他的基模。當基模健全時,外界傳入的訊息經過基模的解讀,意義釐清後被放入適當的位置中,就像我們在玩拼圖遊戲一樣。
- 廣泛的生活知識即因閱讀而來的背景知識是創造力的基本條件,閱讀培養邏輯性的思考方式,而邏輯性的推理是創造力的根源。
資料來源:洪蘭(2009)。知書達禮。臺北,遠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